返回
東網——舞劍耍槍鍛煉身體 智障精神病者變粵劇兒女
揮旗舞劍耍纓槍,20名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復者化身「粵劇兒女」,每周一節、每次約2小時的練習全情投入,臉上不時展露純真笑容。保良局天澤職業服務中心創立粵劇組,一年來學員從動作生硬,不甚聆聽導師指示,至現時舉手投足現功架,全憑社工、家長和導師不辭勞苦陪伴指導,令粵劇紮根學員心。
練功首先要拉筯,學員每次花逾半小時拉筋,戲曲訓練導師文禮星說有助學員鍛煉身體,「一定要運動,唔係機能會衰退。」38歲中度智障學員陳慧之躺在地上,由文禮星和義工幫助按壓雙腳、鬆筋,媽媽陳太在旁邊緊握女兒的手陪伴。
陳太形容女兒「從未自己轉過身」,以前在床上不能360度側滾,亦不能躺臥後自行站立。惟參與粵劇班一年,因為經常拉筋,慧之現可穩定完成以上動作。陳太又說,女兒以往服精神科藥物後,思維受影響而不清晰,但參與集訓後,做事明顯較以往專心。
麥太的2名中度智障女兒、25歲的凱婷和20歲的凱茵也是粵劇組成員。麥太說,以往凱婷雙腳常水腫,「買鞋要大一個碼」,凱婷因此不願多活動。去年參與粵劇組練習後,身體常拉筋和多運動,雙腳漸漸消腫。令麥太最高興是性格靦腆的凱婷變得主動,甚至在粵劇訓練前,在家中已穿好鞋襪,準備上課。麥太:「(凱婷)初初唔係好睬你,依家(參加活動後)可能慣咗多人,好咗好多。」
兩位媽媽均說,現時家中不時播放《紫釵記》等粵曲供女兒欣賞。陳太說,慧之不時伴隨音樂和唱。天澤職業服務中心註冊社工、創立粵劇組的王雅慧稱,除得到戲曲訓練導師幫忙,又請得填詞人義助,為傳統粵劇譜上帶環保意識和關注溫室效應的新詞,例如「氣溫急升,化解冰川,海水漸暖」等,糅合中華文化和關愛社會的精神。她希望能有更多善長支援活動,令更多弱勢社群可受惠。
原文網址:舞劍耍槍鍛煉身體 智障精神病者變粵劇兒女 | on.cc東網 | 中港台 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news/20161227/bkn-20161227000013248-1227_00822_001.html
練功首先要拉筯,學員每次花逾半小時拉筋,戲曲訓練導師文禮星說有助學員鍛煉身體,「一定要運動,唔係機能會衰退。」38歲中度智障學員陳慧之躺在地上,由文禮星和義工幫助按壓雙腳、鬆筋,媽媽陳太在旁邊緊握女兒的手陪伴。
陳太形容女兒「從未自己轉過身」,以前在床上不能360度側滾,亦不能躺臥後自行站立。惟參與粵劇班一年,因為經常拉筋,慧之現可穩定完成以上動作。陳太又說,女兒以往服精神科藥物後,思維受影響而不清晰,但參與集訓後,做事明顯較以往專心。
麥太的2名中度智障女兒、25歲的凱婷和20歲的凱茵也是粵劇組成員。麥太說,以往凱婷雙腳常水腫,「買鞋要大一個碼」,凱婷因此不願多活動。去年參與粵劇組練習後,身體常拉筋和多運動,雙腳漸漸消腫。令麥太最高興是性格靦腆的凱婷變得主動,甚至在粵劇訓練前,在家中已穿好鞋襪,準備上課。麥太:「(凱婷)初初唔係好睬你,依家(參加活動後)可能慣咗多人,好咗好多。」
兩位媽媽均說,現時家中不時播放《紫釵記》等粵曲供女兒欣賞。陳太說,慧之不時伴隨音樂和唱。天澤職業服務中心註冊社工、創立粵劇組的王雅慧稱,除得到戲曲訓練導師幫忙,又請得填詞人義助,為傳統粵劇譜上帶環保意識和關注溫室效應的新詞,例如「氣溫急升,化解冰川,海水漸暖」等,糅合中華文化和關愛社會的精神。她希望能有更多善長支援活動,令更多弱勢社群可受惠。
原文網址:舞劍耍槍鍛煉身體 智障精神病者變粵劇兒女 | on.cc東網 | 中港台 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news/20161227/bkn-20161227000013248-1227_00822_001.html